济南历史名人——曾巩

  • 2014-04-16
  • 阅读2164
  • 评论0

在大明湖东北岸有南丰祠。南丰祠又名曾公祠,在大明湖东北岸,北临汇波楼,为纪念北宋文学家、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而建。

曾巩(公元1019~1083年)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后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又为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任越州通判,调知齐州、襄州、洪州、福州,又徙知明州、毫州、沧州。。神宗时重入京师,编修国史,官至中书舍人。死后追谥文定,后人称为南丰先生。

曾巩自幼聪颖好学,深得欧阳修赏识,并师事欧阳修。他精通经史,学养深厚,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有“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句盛赞曾巩。著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元丰类稿外集》10卷。

  南丰祠据传为宋代齐州百姓所建,以纪念知州曾巩,位置大约在城南一带。现在的南丰祠,原为晏公祠,是纪念水神晏戌子的,约建于明末。祠中有高台,名晏公台。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历城知县汤世培捐资在晏公台东建堂三间,立曾巩牌位供奉,是为曾公祠。至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经巡抚福顺奏准,在晏公台西建大殿三楹,作为山东巡抚张矅的祠堂,俗称张公祠。济南解放初期,,将曾公祠、晏公庙、张公祠划为一体,改为专门纪念曾巩的南丰祠。

  曾巩任齐州知州期间,为济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北水门,即大明湖汇波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北的水患问题。大明湖之所以霪雨不涨,就与北水门调节水量有关。另外,曾巩还为西湖(今大明湖)修了长堤,名为百花堤,建了北渚亭,还在城内修桥铺路,在趵突泉畔建了泺源堂、历山堂。

  曾巩主政齐州期间,推行王安石的保甲法,惩治恶霸,抑制官僚豪强,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改革教育,终使齐州出现了“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犹无警里闾安”的升平景象。

  作为一代文章大家和权威的文献学家,曾巩知齐州时所作《齐州二堂记》一文,对历山、泺水进行了周祥的考证,确认济南之历山即舜耕之历山,这对济南历史文化地位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曾巩调离齐州时,济南老百姓拥上街头,拉起吊桥,关闭城门,以挽留他们的父母官,致使曾巩不得不在夜间悄悄出走。(《历乘》载:曾巩“及代去,州人绝桥闭门留之,至夜乘间乃得去”。)他一定是满怀着欣慰离去的,当然,也怀着留恋与遗憾。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