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三峡

  • 2013-06-22
  • 阅读2180
  • 评论0

今天引领学生们赏析散文《长江三峡》(节选自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忽然想起自己心目中的三峡,10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永远的三峡》,发表在《语文报》上。今翻捡出来重新祭奠一下我心中永远的三峡
6月1日,三峡开始蓄水,一个人文的三峡将惊现于世人面前,一代伟人“高峡出平湖”的愿望将变成现实。但在我心底缱绻的却是那雄奇险峻、恶浪险滩、充满了艰险与抗争的自然的三峡。
1999年4月,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15届年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会议结束后,组委会组织部分教师游历即将逝去的三峡,是为丰富广大语文教师的自然阅历?还是为借广大教师之口,将自然的三峡、鬼斧神工的三峡传之于后世子孙?亦或兼而有之?我不知道,但对于与三峡神交已久的我,更多的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祭奠!
船进西陵峡,江水拍击,轰然作响;两岸,重峦叠嶂,夹岸相拥。其时,三峡刚实现了截流,我们先去参观了三峡大坝。看着忙碌的工人,听着机器的轰响,我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惊叹于人类智慧和力量的伟大,一方面又为千万年不羁的巨龙被锁而惋惜。
船从导流明渠驶过,导游小姐指着左前方的一片建筑说:“各位老师请注意,左前方就是秭归县城,屈原故里。”也许导游小姐知道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就没有多做解说,但在我脑海里却蓦地出现了一位老人,他头束发髻,腰挎宝剑,衣袂飘举,低头低吟徐行,满脸的忧国忧民。我知道这是历史课本中两千多年前屈大夫的形象。“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是《史记》中描写的忠君爱国却遭流放,在国都被秦攻陷后怒沉汨罗江殉国的屈大夫落魄的形象。可惜我无法前去拜祭这位爱国爱民的浪漫诗宗。
秭归另一位闻名于世的人物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在两千多年前一位弱女子,为了国家的和平与美好,毅然自愿孤身漠外和亲,需要多大的勇气,又让多少男儿汗颜!
我沉浸在历史的氛围里,对导游小姐报出的诸如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等胜景,并没有太多的留意。忽然,两岸刀削斧劈的悬崖把江面逼得仄仄的,头顶一线天空,远岸秀峰相连。原来,船过西陵峡到了巫峡,两岸就是闻名于世的巫山十二峰。但最著名的还是那座神女峰。果然,远处山头上有一位若娇立企盼的少女,默视着远方,似在等待远航的归人,又像为江上的行人祈福。我默望着神女,脑海却冒出当代女诗人舒婷的一首诗: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而去,谁还站在船尾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以一位现代女性的细腻情感诠释着这一古老神话。老师们指点着、注目着、赞叹着,但更奇的是:刚才还晴空万里,忽然飘来一片乌云,一会儿竟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就在人们纷乱避雨的当儿,船过山头竟是风停、雨住、云散、日出。面对巫山云雨自然造化,老师们啧啧叹奇,一时竟失了讲台上的滔滔话语。
夜宿巫山县城,宾馆就在江边,推窗可见江水奔腾,侧耳可听江水轰鸣。我与在宜宾才见到的老乡张广乾老师相约夜游巫山县城。沿着石条铺就的街道走一走吧,街道仄仄的,湿湿的,两旁高高低低的店铺呈现出一幅幅苍老的神色。巫山作为县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走在这么古老的历史里,我和张老师感到了语言的多余,只脚步轻轻地走过,连叹息也是轻轻的。最后拐进了一爿酒肆,要了盘茴香豆两瓶啤酒,默默啜饮。回到宾馆,枕着涛声,一夜酣眠。
第二天早餐后,换乘小机帆船游览小三峡。小三峡是长江三峡上最大的一条支流——大宁河,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进入小三峡,河道一下子瘦小了许多,但水流甚急,白浪翻滚,两岸石壁陡峭。船工身着红色救生衣,娴熟地操纵着小船迂回溯行,多年的航行,对水道已熟悉的如自己掌上的纹路,因而在水流舒缓处,还能与相迎的船工逗笑、打趣。这时,导游小姐却给我们留下了两个迷。一是古栈道之谜——在大宁河西岸绝壁上均匀地排列着六千多个石方孔,孔距水面约20米,空间距越1米,孔深约50厘米、方约20厘米。这是古代用兵之道还是古送水之道?二是悬棺之谜——在大宁河东侧一处高耸的绝壁上有处洞穴,里面竟有具棺木,那么古人是如何放入的又有何用意呢?
老师们纷纷惊叹着、猜测着,我却激动地大喊一声:“快看,猴子!”老师们随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在西岸一座山头上,群猴排成单行正不慌不忙地走着,大小猴相间,有的还不时低头看看远在山下的游人。我虽多次见过猴子,但不是在动物园里就是在走街串巷的艺人手中,大自然中的猴子只在电视节目中见过,能在这深山老涧中见到这自由自在的在丛林中悠然走过的群猴,却还是第一次,令我激动不已。船行至小三峡的尽头停下(其实不是尽头,再向前还有一脉水流,被称作小小三峡),老师们下了船在河滩上尽情玩耍:观游鱼,捡彩石,买工艺品,各寻各的乐趣。
从小三峡出来,我们直奔白帝城。白帝城在白帝山上,远望绿树掩映,亭台楼阁隐现,红墙碧瓦蜿蜒,飞檐画栋,如仙山琼阁一般。白帝城始建于西汉末更始三年(公元25年),当时,公孙述据蜀,见一水井中白雾升腾,宛若白龙,以为是祥瑞之兆,随称白帝。但白帝城为大家所熟知却不是因公孙述,而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白帝托孤的故事,现在白帝庙里供奉的也是刘、关、张和诸葛亮等蜀汉君臣。三峡蓄水后,白帝山将成为一座方圆不过半平方公里的孤岛。从白帝城向左下望,是瞿塘峡峡口——夔门,两岸刀砍斧削的峻峭山峰像一道闸门,一下把一路浩荡的江水逼成百米宽的一条细带,江水恼怒地挣扎着、咆哮着、拥挤着疯狂地前拥,扣人心弦动人心魄。向右下望,不远处是奉节城。奉节是诗的城市,千百年来蕴蓄着诗的氛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被流放夜郎途径白帝城遇赦时欣然留下的华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呼应的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在三峡苍凉的吟唱。

三峡旅游攻略http://www.cncn.com/xianlu/769362544134
为奉节、为三峡我不想过多吟诵古人的诗句,只列出一串名字就够了:从屈原、宋玉,到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子昂、王维、孟郊、刘禹锡,再到苏轼、陆游……这些多才多难的文人带着不同的心境和才情纷纷从三峡走过,因而自然造化的三峡又是诗情的三峡、文化的三峡
但这一切都将因三峡的建坝蓄水而成为永远的过去,自然的三峡留在了历史里,诗文的三峡留在文人的文字里,美丽的三峡留在了我的梦境里!
后记:三峡大坝建城发电后,我再也没有去过,不知道今天的三峡是一幅什么景象。但我却深爱着原来自然天成的三峡,所以,行文之初我就命名为“永远的三峡”。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