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西北沙漠,一面壮阔的史镜

  • 2016-12-07
  • 标签:甘肃
  • 阅读570
  • 评论0
至于 " 甘肃 " 一名,则是取自河西走廊两个古镇的第一个字。张掖古时称为甘州,酒泉称为肃州,二者合起来即为甘肃。

张掖附近有荒漠地区独有的丹霞地貌,其独特之处,在于这里的丹霞地貌并不与平常的定义相符。一般的丹霞地貌以赤壁丹崖为特征,景观具有顶平或顶斜、身陡、麓缓的形态特征。可是张掖的丹霞地貌分毫没有以上特征,红、黄、绿、白多色相间,经霞光映衬,绵延的山势从五彩之中泛出金光,更显姹紫嫣红。

第二天:嘉峪关——敦煌

经过了一宿的休息和整顿,车队继续一路向北。第二天的行程并不轻松,需要赶赴 600 多公里的路程,从张掖经嘉峪关直到敦煌。我们在午后抵达嘉峪关,这里是汉唐历史中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城楼下被车轮轧得变形的青石板路,揭示了来往商旅络绎不绝的遥远过去。

登墙楼望去,满目尽是历史的记忆:从外至里分别立起城壕、外城、内城三层防御工事,内设游击将军府、修操练场,外筑关帝庙、建牌楼。不经意想象,边塞战士在戎马倥偬之余,如何寻觅内心安宁。" 何日平胡虏 , 良人罢远征 "。问题尽管简单,答案可能却是遥遥无期。

在结束嘉峪关的参观之后,我们距离目的地敦煌仍然有 400 多公里的高速加国道。这对于人和车都是严峻的考验,不过好在得益于科帕奇7 人座灵活大空间,和高速状态下的足够扭矩,夜间的跋涉并不是过于操劳。晚上 9 点 , 经过 5 个小时的连续行车,我们终于抵达位于鸣沙山脚下的酒店下榻。

第三天:鸣沙山 & 月牙泉

第三天可能是最为丰富的一天。上午的行程是鸣沙山和月牙泉,我们骑着骆驼在沙漠中颠簸,像古时候的商队一样穿梭。唯一不同的是,牵引骆驼的大娘会停下来给我们用相机照相。

传说当人从山顶滑下,鸣沙山的沙子便会呜呜作响,听说这是因为共鸣所致。初见月牙泉,大多数人都会好奇沙丘之间,为何会形成这状似弯月的泉流。其实,这泉流正是祁连山的冰川融水,在渗入到地下暗河后抬高了水位,从而在沙丘之下涌出。再加上风沙的特殊缘故,才形成了这巧夺天工般独一无二的一轮明月。

下午的行程则是跨入沙漠,切身体验沙漠行车的震撼、惊异和畅快。下调胎压,小幅度地打方向盘,才能避免陷车甚至侧翻。搭载了 AWD 智能四驱系统的科帕奇表现出色,绝大多数情况下依靠四驱能力就能成功突围。

然而,再好的科技也没法保证完全不会陷车。这时候,可以挂倒档稍微后退,再适当前进一点尝试脱困。失败的话,就安安静静地下车铲沙,将轮胎前后的沙堆铲平吧。否则,那只会越陷越深,无法脱离。

在体验完沙漠行车后,夜晚还有丰富的篝火宴会。吃着烤全羊,看着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舞蹈,伴着星月灿烂,人便会不自觉地权衡起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宽广,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的种种和微妙。

第四天:莫高窟

最后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人类遗产——莫高窟。不论是飞天壁画,还是佛像泥塑,无一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场面恢弘、想象浪漫。700 多个洞窟年代各有相异,艺术价值不尽相同。但潜藏在艺术表现之下,却指向了同一群信仰者的虔诚。

" 念天地之悠悠,渺沧海之一粟 "。最为国人所熟知的藏经洞的故事,那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将意外发现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倒卖给外国探险家,多少人为之感到伤痛、郁结、义愤、抱憾。然而,多数人忽视了,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出发点只是募集资金修缮莫高窟。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多少便成了历史的吊诡之处。然而,在亘古的时间长河中,这不过是发生在人类这个物种上的一点儿小把戏。

叔本华在《一个悲观者的积极思考》中写道:" 年轻时,人们可以随意告诉我们什么都无所谓,我们把生命看作是无穷无尽的,漫不经心地消耗时间;年岁俞大,我们俞是厉行节约。"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