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 伏羲洞

  • 2015-10-13
  • 阅读597
  • 评论0
介绍
伏羲洞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发育的纵向洞穴系统,总体上以中低山为主,海拔高差达到1632米左右的中、低山主要分布县境中部。洞内有暗河,为桃花溪的源头;洞内石钟乳丛生,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是连接桃花源景区与金银山森林公园景区的最佳通道,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酉阳总体上以中低山为主,海拔高差达到1632米左右的中、低山主要分布县境中部。两边多低缓丘陵,有少数平坝散布,山地因河流深切,坡陡谷深,山似鸡爪,河如羽毛,山顶一般较开阔(当地人一般称为“盖”),顶上有坝、坝中有槽、槽中有漏斗、盲谷、盆地、暗河、溶洞、峰丛等,具有明显的岩溶特征。

伏羲洞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发育的纵向洞穴系统,分布在110米高度之内,已测长度2462.5米,洞穴表面面积60400.8平方米,洞穴容积2321977.8立方米,洞穴发育特征明显。受岩性、地层产状及其与排水道关系三要素的控制,洞穴类型为大型地下河性质,洞穴岸顶的汇水面积大,故洞穴规模及空间巨大。位于桃花源风景区内,金银山脚下。最高空间79米,最宽处50米,平均宽度30米,据中国洞穴专家称,为他们所见的面积最大、景观最美的洞穴;洞内有暗河,为桃花溪的源头;洞内石钟乳丛生,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是连接桃花源景区与金银山森林公园景区的最佳通道,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国内“天坑之父”朱学稳教授在对桃花源景区特殊的岩溶地质结构进行为期数日的研究后,惊讶地发现,桃花源景区在数万年前,是与伏羲洞连为一体的自然溶洞,由于地质结构发生变化,现在的桃花源景区上层地质发生坍塌,形成了今天漏斗形的桃花源景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酉阳桃花源景区,是集“天坑、溶洞、地下河”于一体的“退化天坑”,代表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世界都极其罕见,有着重要的地质地位。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