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出新规促导游小费合法化 未明确支付标准

  • 2015-08-25
  • 阅读611
  • 评论0

一直属于灰色收入的导游小费将合法化。记者日前获悉,国家旅游局等三部委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肯定并支持推广导游薪酬制,其中明确提出,“旅行社要探索建立基于游客自愿支付的对导游优质服务的奖励机制”。

记者调查发现,基于目前对导游小费缺乏明确的标准及游客的消费习惯,不少人担心,原本基于自愿的小费支付会变成变相的强制性支付,反而增加旅游成本。

怎么付?

缺乏明确支付标准

此次,国家三部委联合出台的导游薪酬制,将导游小费合法化,激励导游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遗憾的是,却没有明确支付小费的标准。

“在国外旅游,事先都会被告知,每天需要给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多少小费,付给司机、导游多少小费。”经常出国旅游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导游提供了优质服务,支付小费进行奖励是应该的,但该付多少,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支付,此次有关文件却没有明确说法,这也让游客比较为难。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真正想让导游小费发挥实际作用,必须明确标准,实施明码标价。比如在提示页面说明小费是按照每天支付还是一次性支付,上限和下限各是多少等,让游客根据满意程度自由确定小费数额或选择不支付小费。

愿意吗?

曾试水但效果不理想

推行导游小费,游客愿意支付吗?记者调查了解到,2012年,携程旅行社曾试行国内游小费制,对国内旅游产品明码标价,游客可以对导游支付小费 奖励。当时推出的数百条产品在产品页面,提示游客可以根据满意度支付导游小费,并公布小费指导价,按照每人每天20-50元人民币支付,导游收入由“工 资+带团补助+小费”构成。实际实施下来,只有部分跟团线路游客主动支付小费,最高比例也就两到三成,整体上大部分游客还不习惯主动付小费。

2013年10月,《旅游法》开始实施之后,由于法律上对这一新事物并没有界定,携程暂时停止了这一项目。“小费制的本质是为服务买单,但如果 要顺利实施,一方面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更好的基础。单凭一家旅行社来推动消费者改变习惯付小费,毕竟力量有限。”携程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

谁来管?

担心成强制性收费

此次导游小费合法化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担心。不少网友表示,当强制购物的潜规则被导游小费的明规则替代后,优质服务或许会降格为基本服务。支付了小费,导游和游客相安无事;不支付小费,导游就会给游客点儿颜色看看。原本基于自愿的消费,会变成变相的强制性收费。

对此,记者采访市内数家旅行社。多家旅行社表示,游客的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三部委出台的文件中,明确小费完全基于自愿,并非是强制支付,导游也不得强行索取小费,游客的小费也是付给导游而不是旅行社。如果遇到强制性收取的情况,完全可以向旅行社投诉。

有作用吗?

不少游客信心不足

导游薪酬体系混乱是旅游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今年4月12日,云南导游陈春艳因不满游客消费低辱骂游客,遭到吊销导游证的处罚。而伴随着媒 体对导游行业的报道,舆论却逐渐发生了逆转。许多网友认为,像陈春艳这样的导游,“无底薪、无保障、无尊严、无身份”是不争的事实。带客购物获得提成逐渐 成了一些导游收入的主要来源,强制购物就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和旅游行业的潜规则。

那么,实行导游小费制度,就能够制止强制购物吗?不少游客对此并无信心,还有人担心,旅行社会在其中抽成,反而给导游增加了压力。

对此,旅游专家指出,杜绝低价团、购物游等旅游乱象,关键在于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激励导游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即便引 进了导游小费制度,也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和配套手段。否则,小费制度不仅不能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恐怕还会进一步给游客增添烦恼。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