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优秀文化。2000年以前,《后汉书·西南夷传》描述“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邛笼”,即今羌语碉楼之意。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的几种形式,最高的有十三四层,高有几十米。碉楼以不规则的石片、石块用黄泥土粘合砌成。修建时不吊线、不绘图,亦不用柱架支撑,全凭目测和经验,信手砌成。这样建筑的碉楼坚固耐久,可经数百年,有的经地震也未倾斜倒塌,充分显示出羌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栈道,又名“阁道”或“复道”。这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有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之说。直到解放前,羌族地区还保留了这种通道。《四川通志》记载:茂州“石鼓偏桥,即古秦汉制也。缘崖凿孔,插木作桥,铺以木板,覆以土,傍置栏护之。”这种栈道大多建在绝险之处的峭崖绝壁之上,凿孔架梁连阁而成,在古代为沟通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在军事上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