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的形成

  • 2014-08-09
  • 分类:徽州文化
  • 标签:徽剧的形成
  • 阅读771
  • 评论0
徽剧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戏剧的繁荣,往往同声腔的广泛流传和发展分不开。徽剧声腔的形成,是徽剧赖以成立的基础。
明正德、嘉靖时期,全国颇有影响的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相继流入徽州。尤其弋阳腔用金鼓铙钹按节拍,用人帮腔,贴近普通老百姓而受到徽州群众的欢迎,为了使弋阳腔的唱法更适合徽州村镇平民的口味,徽州艺人在演出时往往杂入土语,并在剧本中增加大量解释性字句,连唱带说,通俗易懂,扩大和增强了原作表现生活的能力。这种保持徽州语音声调,吸收弋阳腔特点,增加“道白”(或称“滚”)所创造出来的新戏声腔,时称“徽调”或“徽州腔”,成为徽剧声腔特色。
徽州腔的产生约在明嘉靖,至万历而盛行。当时在中国戏坛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弋阳、徽州声腔为代表的适合普通老百姓口味的戏曲,另一种是以昆腔为代表的适合文人口味的戏剧。昆腔剧本文词艰深,温文尔雅,以丝竹等乐器托腔伴唱,悠扬动听,颇受文人欣赏。当徽州腔在徽州本地流行之时,一些流寓在外的徽商却喜欢卖弄风雅,以听昆腔为时尚,甚至专门蓄养家班唱昆调。这些演唱昆腔的徽商家班,随着主人回到徽州演出,也把昆腔带到徽州。徽州腔同昆腔的交流,使徽调又有了新的创造,一变为四平调。四平调又名二黄平板,是后来四大徽班进京时所唱的主要唱腔。
清康熙、乾隆时期,徽州腔凭籍徽商的推动和提倡,出现蒸蒸日上的全面繁荣时期,仅杨州一地就有江春的德音班、春台班,徐尚志老徐班,黄德、汪启源、程谦德的家班。这一时期,徽州腔更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先后吸纳秦腔、吹腔、高拔子、梆子腔、罗罗腔等声腔艺术和剧本优点,形成以徽调为主,融合众长,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广泛流行,对许多剧种产生深远影响。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