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一把火,华夏调鼎闲。汉武封味县,滇人早知爨。”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荣光的四句诗写尽了云南美食的千古渊源。彩云之南,山容百树,这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其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物种资源以及灿烂多样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云南千百年来兼容并蓄、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独特的滇味菜系更叙写了饮 食文化中绚丽多姿的篇章。各地的民族菜色、小吃,南北东西的滇味菜系在这里开花结果,在云南,可以“一天吃四季,十餐不同味。
1、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过桥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作料做成。汤用肥鸡、猪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为佳,将鸡脯、猪里脊、肝、腰花、鲜鱼等切成薄片,摆入小碟,米线则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同时备有豌豆尖、黄芽韭菜、嫩菠菜等。
进餐时,以大海碗盛汤,加味精、胡椒、熟鸡油。汤滚油厚,不冒一丝热气。汤上桌后,将鸽蛋磕入碗内,继而将肉片氽入汤中,轻轻一搅,霎时变得雪白、细嫩。然后再放入鲜菜、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即可食用。
2、宜良烧鸭
宜良烧鸭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足可与北京烤鸭相媲美,烧鸭又分仔鸭和肥鸭两种:仔鸭肉质细嫩,食味香甜;肥鸭油脂较多,肉质老香,若配以葱白、花椒或酱制品食用,则别具风味,尤以狗街烧鸭为佳。
宜良烧鸭的制作非常考究,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在表皮涂抹蜂蜜水、猪油。这样烤出的鸭,皮脆而不焦、肉质松软、甜嫩离骨、非常可口。传说中宜良烧鸭并不算云南本土菜,而是由南方传过来的,相传明代朱元璋派傅友德征战云南,同时带上了烧鸭大师傅李海山,战后回南京受封的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烧鸭大师闻讯不敢再回南京,便隐姓埋名在宜良开起了烤鸭店,宜良烧鸭便流传至今。
3、汽锅鸡
汽锅鸡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滇南地区民间流传。相传是监安府(今建水县)福德居厨师杨沥发明的吃法。那年皇帝巡视监安,知府为取悦天子,发出布告征求佳肴,选中的赏银50两。杨沥家贫,老母病重,为得重赏,他综合了当地吃火锅和蒸馒头的方法,创造了汽锅,又不顾生命危险,爬上燕子洞顶采来燕窝,想做一道燕窝汽锅鸡应征。不料汽锅被盗,杨沥被问欺君之罪。幸而皇帝问明真相,免杨沥一死,并把福德居改名为“杨沥汽锅鸡”。从此汽锅鸡名声大振,成滇中名菜。
汽锅鸡做法独特,吃起来鸡肉嫩香、汤汁鲜甜,是一道美名越传越远的云南名菜,深受中外食客的赞誉。 加入“三七”、天麻、虫草等名贵药材烹饪,便成为“三七”汽锅鸡、天麻汽锅鸡、虫草汽锅鸡,为云南具有独特风味的滋补名菜。
4、大理沙锅鱼
沙锅鱼,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它以独特的炊具和丰富的配料制作而成。此菜源于一则轶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生意十分兴隆。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跑堂,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张小三照往常将剩下的菜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创了此道闻名遐迩的砂锅鱼。
砂锅鱼烹调时讲究配料比例、刀工,并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汤沸将砂锅端上,香味扑鼻,色彩美观,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肴。大理砂钞锅鱼与豆腐煮鱼、冻鱼,称为大理的“一鱼三吃”,饱负盛名。
5、楚雄特色野生菌火锅
到了云南,满眼的绿和各类植物让许多人感叹物种的丰富,在这里仅菌类就有上百种:青头菌、鸡腿菌、鸡油菌、珊瑚菌……到了云南一定要吃地道的纯天然野菌,尤其是雨后新摘的新鲜菌类。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当地人的“照顾”下吃野生菌,因为很多菌类是有毒不能吃的。
作为最能体现野生菌香味和鲜味的火锅吃法,近来颇受食客青睐。野生菌火锅采用老菌汤作为汤底,将7种以上野生菌干片,加上高钙骨料混合经7小时熬制而成。其汤底略显浑浊,但吃起来比闻上去要香得多,还具有补钙等保健作用。加上店家研制的菌碟(将干菌发开后,经过焙制、炒干后加入小米辣制成),配合野生菌火锅来吃,既不会夺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弥补昆明食客喜香好辣的饮食习惯。在大吃野生菌后,千万不要忽略的是一定要舀碗汤尝尝,这可是纯野味的,而且绝对新鲜。
6、大理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大理,这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或是亲朋宾客来访之际,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就要先吃苦。”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