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鸭这道美食发源于福建省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乃至台湾地区,是泉州地区一道汉族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
姜母鸭之所以受欢迎,与其独特性相关:
1、食色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姜母片的滋味独特;[2]
2、春夏祛暑湿、秋冬祛肺燥,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3、盐鸭,整只带头带爪,在福建闽南常常先做“拜拜”(供奉),后食用。
姜母鸭的吃法:
1、黑色药料包的主要成分为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草果、首乌、香叶等;白色药料包的主要成分为三奈、白芷、良姜、南姜、白胡椒等。[1]
2、番鸭宰杀后一定要洗净,且剁成的鸭块要求大小尽可能一致。[1]
泉州姜母鸭[2]
3、用高压锅压鸭块时,一定要掌握好时间,不可将鸭块压得过软。[1]
4、姜条不可撕得太粗或太细,一般以0.8厘米粗细为宜。且姜条要沥干水分,便于炒制。[1]
5、调制小料汁时加入白糖,是为了减低其咸味,但白糖切不可放得太多。另外,小料汁中的干辣椒末也不可放得太多,以微辣为好。[1]
6、最后煮食的杂面,是指用五谷杂粮擀制而成的面。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