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朋友笑着说,他退休在家的爸妈也赶时髦了,自己在旅行社的官方网站上报名了一条三月份去杭州的线路,比在旅行社门市部报名省了50元,可把两老高兴坏了,说以后都在网上订了,省去了跑来跑去的麻烦。不过,有位朋友却跟我抱怨旅行社的官网纯粹是忽悠人,旅行社恨不得把所有的产品都堆放在首页,点开一条线路看具体行程,就是门市部印发的那些资料,没什么两样,选择余地太少,整体体验非常不好,最后还是在旅游网站上订了自由行,还可以自己搭配机票和酒店。这两个例子,恰好反映了旅行社官方网站所面临的现状:把门市部搬到了网上,方便了部分人,但是体验太差,流失了部分人。
一直以来,旅行社做电商,似乎是大势所趋,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仿佛不做电商就会失去广阔的市场,不做电商就无法跟同行竞争。也有部分旅行社跟随脚步,其它旅行社都做了,我们不做可能会被抢占先机,造成被动的局面。尤其是看到零售实体店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旗下迅速没落,每家旅行社都忧患重重。到目前为止,全广东的大型旅行社基本都拥有自己的官网,设有专门的部门和人手营运互联网业务,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和发展,个别旅行社的官网营业额甚至已经占到了总营业额的20%。这意味着电商之路走对了吗?在笔者看来,即使官网营业额占比达到30%,做电商依然是走错了路。
旅行社的客源构成并没有因为走上了电商之路而改变。从广东方面的情况来看,中老年客源依然是旅行社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年轻客源占比不升反降。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中老年更相信本地的口碑,不会随便在网络预订,习惯了门市部咨询、比较后再报名,而且上了年纪的人更相信旅行社产品的安全,旅行社一价全包更省心。而年轻人早已经在互联网上摸爬打滚多年了,他们更喜欢自由预订机票和酒店,更喜欢自助游,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支付工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他们预订旅游产品更加随心所欲。这些差别,本质上是旅游观念差异的结果。
传统企业运作模式与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矛盾持续。可以肯定地说,走上电商之路的传统旅行社,依然基本上按照传统旅行社运作模式在运转,有过旅行社官网预订经验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官网预订除了不用跑到门市部去咨询,能获取比门市价低一点的价格以外,基本上与门市部差别不大,因为产品是既定的,出发日期是既定的,具体行程安排和门市部打印出来的资料完全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旅行社的运作模式没有变化,仅仅是业务部门把产品制作出来,交给电子商务部门挂在网上而已,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符合当下的互联网生产方式。在线旅游企业将传统旅行社产品进行解构,机票、酒店、门票等等,全部可以自由组合,不同的组合能够即时产生价格,但是旅行社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技术和设备去支撑。
互联网业务增长背后是传统优势逐渐失去。从上述笔者朋友父母通过旅行社官网报名的例子可以看出,旅行社互联网业务的增长,伴随着部分门店营业额的流失,因为这两位老人原本是计划在门市部报名的,因为官网能优惠50元,所以才改为官网报名,这种增长的假象让很多旅行社看不清楚互联网业务的“水分”。简单化、单一化是在线旅游的两大特点,由于常规的固定线路并不受欢迎,旅行社开始将精力转移到自由行、“机+酒”的产品中去,这部分产品的比例在不断扩大,但是忽略对传统产品的革新,也使得旅行社的传统优势逐渐失去。互联网时代,更加讲究的是便捷、简单,谁的体验更好,谁的价格更优,谁就能赢得市场,显然传统旅行社在互联网市场中并非优秀选手,与大型在线旅游网站相比,其落后距离已经不容易赶上,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旅游商已经开始抢占手机客户端,旅行社还在耕耘官网,想要突破,谈何容易。
以传统思维做电商,旅行社再走下去,必然是死路一条,但是如果不紧跟时代脉搏,又最终会被时代淘汰。笔者以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传统旅行社继续做电商或许还能出现业务上的增长,但是增长放缓,而且整体利润率不会得到大幅提升,始终徘徊在微利阶段,看着在线旅游网站高速增长,看着在线旅游网站互相厮杀,看着在线旅游网站抢占市场,在线旅游的大蛋糕,传统旅行社始终无法依靠走电商之路吃上一大口。是不是传统旅行社无法利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是不是只有被吞并或者灭亡的结局?旅行社应该怎么做?篇幅有限,下周笔者继续与您探讨。
旅游网站“门票大战”升级在即(2014-02-24)
福建省率先发布50个生态景区清新指数(2014-02-24)
26名顶级专家学者为福建省旅游谋发展(2014-02-22)
厦金航线将逐步整合至五通码头 厦台航运打造“升级版”(2014-02-22)
福建旅游将打造福州厦门武夷山“三核鼎力”模式(2014-02-22)
中国南极游升温 麻将桌搬上豪华游轮(2014-02-22)
《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提升规划》在京通过评审(2014-02-22)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